绵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钢琴伴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专业
院系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答辩时间
论文题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四川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编号:
校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编号:
浅析钢琴伴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
指导教师:
[摘要]:钢琴伴奏是声乐领域当中,常用的伴奏形式。在高等音乐院校里,钢琴伴奏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并且,也是在未来的工作当中,音乐专业学生实用的工作技能。但是,在现实的钢琴伴奏中,由于伴奏者的音乐领悟能力高低不同,基本功实力也不尽相同,使得钢琴伴奏成果与预计的效果相差甚远。真正能够掌握钢琴伴奏精髓的伴奏者少之又少。因此,只有在钢琴伴奏的整体水平上,做出一定的调整与计划,使得伴奏者可以更好的掌握钢琴伴奏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钢琴伴奏;常见问题;方法调整;实践能力
目录
引言
钢琴伴奏的常见问题
(一)、钢琴伴奏的演出方向不明确,造成喧宾夺主的窘况
(二)、缺乏积极性的跟随式钢琴伴奏,忽略了钢琴伴奏的作用
(三)、钢琴伴奏缺乏感染力,在音乐表现稍逊一筹
(四)、和声知识不足,转位、和弦的弹奏拖泥带水
(五)、钢琴伴奏者与表演者的磨合不足,缺乏合作表演的默契
三、钢琴伴奏遇到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正视钢琴伴奏内容,避免喧宾夺主
(二)、明确钢琴伴奏的演绎角色
(三)、增加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乐理认知与乐感的培养
(四)、坚持练习钢琴演奏,掌握节奏与分寸感
(五)、增强双方默契程度,进行多次的音乐磨合练习
四、总结
一、引言
钢琴伴奏在当下的音乐教学中,受到了更好的重视。钢琴伴奏是一门综合的音乐艺术,通过对钢琴技巧的恰如其分的运用,来很好的辅助声乐表演。但也正因为钢琴伴奏的运用范围较广,使得钢琴伴奏的技能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钢琴伴奏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专业音乐表演的素质培养与效果。因此,作为相关的专业声乐表演的基础来说,钢琴伴奏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一般来说,钢琴伴奏的功用大约可归纳为三种:首先,通过调性、和声、织体的变化及适宜的速度、力度、节奏来衬托背景、描绘意境、渲染气氛,推动音乐发展。其次,利用呼应对答、重复加强、延伸收束等辅助手段,补充及完善整个作品。再次,利用前奏、间奏及尾奏预示与引导、转折及改变、强化和升华作品的思想情感。这三种功用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从、彼此关联而不可分割的。”
二、钢琴伴奏的常见问题
“由于伴奏者经验限制,对伴奏功能的误解以及与合作者的默契欠缺等原因,使得钢琴伴奏中,往往造成伴奏效果欠佳并不能充分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为此,当伴奏者接到任务后,要明确伴奏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要认真练习,并与合作者多增加合作的次数,增强双方默契配合。”下面就对钢琴伴奏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一一的梳理。
(一)、钢琴伴奏的演出方向不明确,造成喧宾夺主的窘况
对于初步涉猎钢琴伴奏领域的钢琴伴奏新手,在钢琴伴奏的经验上存在不足的现象。由于初学的伴奏者在钢琴伴奏的练习时间和经验的有限情况下,是并不容易真正了解钢琴伴奏的演出方向的。不经意间,钢琴伴奏者就会容易忽略掉演出者的舞台存在感与演出重要性。如果将钢琴伴奏变为独奏形式,这样就会对声乐演出造成很大的影响。
经常出现的钢琴伴奏演出方向不明确现象的情况,例如,钢琴伴奏者经常认为,钢琴伴奏的声音越大越好,才可以营造出非常有号召力的舞台效果,其实这样做,反而就将声乐表演者的声音压下去,造成舞台表演效果的瑕疵。并且,部分钢琴伴奏者将自己对声乐表演自主理解,来随意改换钢琴伴奏的音乐速度、情绪等,使得表演者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摸不清楚钢琴伴奏的节奏与速度,从而在表演上受到一定的牵制,不能以最轻松的状态将表演发挥到最好的程度。
因此,如果将钢琴伴奏的音乐质量加以提升,力求做到与独奏表演一样精益求精,那么就会为观众提供更加悦耳动听的声乐表演。
(二)、缺乏积极性的跟随式钢琴伴奏,忽略了钢琴伴奏的作用
钢琴伴奏对于声乐表演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钢琴伴奏者对钢琴伴奏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领略到,相反,钢琴伴奏者将钢琴伴奏只是定义为附属背景,从而显得非常被动。钢琴伴奏者认为,只要顺着舞台音乐伴奏节拍来进行钢琴伴奏就好,其他方面就一概不过问。更加不会因为声乐表演的演出好坏,来主动调节钢琴伴奏的节拍、速度与情绪。
钢琴伴奏者将钢琴伴奏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音乐积极性,无论是在主旋律,还是在伴奏部分,都是随意带过,没有真正将音乐当中必需的情感融入到钢琴伴奏中。将独具韵味的钢琴伴奏,演绎的戛然无味。这样的钢琴伴奏,显然是不合格的,不仅会影响到表演者的自主发挥,而且还会影响到声乐表演的演出效果。
举例来说,如果观众在收听声乐演出的时候,钢琴伴奏与主要演出人员的合作不融洽,使得整场演出的钢琴伴奏缺乏呼应与衬托,从而将演出气氛的渲染程度大大递减。观众在听到这种缺乏感染力的声乐表演,就会从兴奋感到失望。因此,伴奏者在接到钢琴伴奏任务之后,一定要进行认真练习才对。
(三)、钢琴伴奏缺乏感染力,在音乐表现稍逊一筹
据悉,钢琴伴奏者在演奏钢琴独奏的时候,会比演绎钢琴伴奏要更加悦耳生动,贴合音乐主题。换句话说,钢琴伴奏者对钢琴独奏更具有热情,但是对钢琴伴奏就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在进行钢琴独奏的时候,所有的观众的目光都是聚集在钢琴弹奏者的身上,因此钢琴弹奏者的对于钢琴独奏的练习会更加细致,将情感共鸣发挥到更高的境界。
但是,如果钢琴演奏者在弹奏钢琴伴奏的时候,因为不是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在钢琴伴奏的演绎上,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与情感渲染力,这也成为了钢琴伴奏的通病。钢琴演奏者在对演出作品的研究与了解上,原本是需要深入探讨与学习的。但是因为钢琴伴奏的误区,让很多钢琴伴奏者缺乏认知性,对钢琴伴奏不会做到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因此在钢琴伴奏上,缺乏感染力,在音乐表现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钢琴演奏者通常都有自己的音乐演奏感,在弹奏钢琴伴奏的时候,常常会有先入为主的误区,在钢琴伴奏上,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钢琴伴奏的感受与表达上,缺乏一定的渲染力。不过,诸如此类的钢琴演奏者如果在日常加强与高技能的演奏者进行合作交流之后,坚持对钢琴技巧的练习,那么在钢琴伴奏的表现力就会有所提高。
(四)、和声知识不足,转位、和弦的弹奏拖泥带水
钢琴弹奏者在进行钢琴伴奏的时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钢琴伴奏的过程中,掌握好力度、速度以及和弦按压技巧等,才能将钢琴伴奏真正做好。但是,由于不同的钢琴弹奏者在弹奏实力有所差异,而钢琴弹奏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与领悟的。俗话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傅知道,三天不练,大家知道。钢琴弹奏也是一样,稍微放松练习,就会出现技巧弹奏生疏的现象。在钢琴伴奏时,和声知识、转位以及和弦等方面的技巧技能上,必须掌握好力度与速度。否则,将出现在钢琴弹奏途中,出现主旋律与伴奏旋律的比例不平衡的现象。
“用力过大会掩盖了主奏乐器(或独唱)的旋律;用力过轻又不能恰当地给予烘托,显得单薄无分量。独奏(独唱)者若是在音乐进行中改变力度,伴奏者就要相应地根据需要调节自己的音量,以便使双方的音乐及力度分寸感相默契,帮助合作者设计出作品的高点高潮,或者低点低潮。”
表演者如果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自主改变自己的声乐表演力度,那么钢琴伴奏者在力度与速度上,就要顺应表演者的音量调节。但是,如果是疏于练习钢琴伴奏上,在如此高频率的转换速度下,是不能胜任的。在声乐表演上的分寸感非常重要,钢琴伴奏者如果可以在节奏与音乐间隔的弹性上,做到运转自如的准确转换,那么,才能为观众提供一场更完美的声乐表演。
例如这份“你是我的阳光”的钢琴谱,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在转位、和弦上,如果和表演者不能达到很好的磨合与默契,那么在钢琴伴奏上,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疏于练习的钢琴伴奏,再简单的钢琴谱也不会容易弹奏出来。
表演者如果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自主改变自己的声乐表演力度,那么钢琴伴奏者在力度与速度上,就要顺应表演者的音量调节。但是,如果是疏于练习钢琴伴奏上,在如此高频率的转换速度下,是不能胜任的。在声乐表演上的分寸感非常重要,钢琴伴奏者如果可以在节奏与音乐间隔的弹性上,做到运转自如的准确转换,那么,才能为观众提供一场更完美的声乐表演。
相反,如果因为钢琴伴奏者在和声练习,以及和弦、转位上的技巧能力缺乏的话,那么,就会对表演者甚至整个声乐表演,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得整场的钢琴伴奏显得不流畅清晰,造成音乐背景的瑕疵,从而破坏了表演者的声乐表演。
(五)、钢琴伴奏者与表演者的磨合不足,缺乏合作表演的默契
钢琴伴奏者的初学者,在钢琴伴奏的技巧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因为如此,所以初学的钢琴伴奏者与表演者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钢琴伴奏的最佳状态。初学钢琴伴奏者对于乐感与乐理的经验上,还是比较缺乏的。不同于技巧娴熟的钢琴伴奏者,在乐感有自己的认知。
“近几年在音乐高考招生的声乐考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伴奏将歌曲过门弹完时,考生还没有反应过来,以至于当乐曲开始时没有及时进入;还有当乐曲结束时双方收尾不整齐;更常见的问题是双方的乐句走向、起伏呼吸,情感抒发、情绪变换等,不能“合二为一”,这样就会极大的影响考生的发挥。”
三、钢琴伴奏遇到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正视钢琴伴奏内容,避免喧宾夺主
对于钢琴伴奏者将钢琴伴奏内容放大化,将主要表演者的音乐演绎的光芒完全覆盖了。因此,钢琴伴奏者首先要在表演态度上要端正。钢琴伴奏上,除了要在声音的响度做一定的调节,既不要盖过主要表演者的声音,又不能因为声音太小,而使得表演者的临场发挥受到牵制。因此,钢琴伴奏者在进行钢琴伴奏之前,一定要与表演者进行多次的表演排练,确保钢琴伴奏的声音恰到好处。也就是说,钢琴伴奏者要将钢琴伴奏如同对钢琴独奏那样精益求精,在音乐演奏的态度上,要一视同仁。
(二)、明确钢琴伴奏的演绎角色
很多钢琴伴奏者低估了钢琴伴奏的重要性,以为钢琴伴奏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配角演员。殊不知,钢琴伴奏其实对于一场精妙绝伦的声乐表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明确自己的演绎角色,是钢琴伴奏者需要正视的问题。
首先,钢琴伴奏不能只是一味的附和主音表演者,消极的跟随式演奏,只会呈现出一场索然无味的钢琴伴奏表演。所以,钢琴伴奏应该要做到主动的协助调整。主旋律该出现的时候,不能够应付式的一笔带过;乐曲在达到高潮的时候,也应该要将旋律发挥到极致。
钢琴伴奏者要明确钢琴伴奏在表演中所演绎的角色,重要的伴奏旋律部分,不能马虎了事,而是应该认真努力的练习,直到自己可以得心应手为止。技术的精进,靠的就是熟能生巧,钢琴伴奏不只是一种背景制作,而是一种烘托气氛的明确方式。在钢琴伴奏方面,如果可以做到积极性增强,该突出情感的地方,就要突出情感,不要盲目的被动伴奏。
(三)、增加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乐理认知与乐感的培养
大部分的钢琴伴奏者都将钢琴伴奏者的位置摆的偏低,但是如果是在弹独奏的时候,就会精神焕发。不管是以何种形式来演绎音乐,都需要得到演奏者的重视与认真对待。因此,在钢琴伴奏者接受任务的时候,就首先要对音乐进行一定的学习与处理,包括音乐的周边讯息与背景资料等。深入的研究与学习,应该如何来表现音乐。这样不仅可以帮助钢琴伴奏者在弹奏钢琴伴奏的时候,可以得心应手,而且还能在情感的认知与表现上,更上一层楼。
想要让观众身临其境,就要首先将自己带入到音乐的世界中。钢琴伴奏者在音乐的演绎上,如果做好了非常充足的准备,那么演奏出来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特别是对于初学钢琴伴奏的演奏者来说,在音乐的表现力与现场气氛的渲染力上,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的。但是,只要在平时多与节奏感好、音乐感佳的高级演奏者进行长期的交流与学习,那么在音乐的表现力上,会有很大的进步。钢琴伴奏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只有勤学苦练,不断的向目标前进,才会在音乐表现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坚持练习钢琴演奏,掌握节奏与分寸感
想要在钢琴伴奏中,掌握恰到好处的力度与速度,并不容易。稍微忽略了一个步骤,真个演奏过程中的旋律比例就会失调。所以,钢琴伴奏的力度与速度,以及节奏的准确度都需要钢琴伴奏者的坚持练习,才能慢慢的熟练与掌握。主要表演者如果在音乐表演中,改变了原本的演奏力度或速度的话,那么钢琴伴奏者就需要对其作出一定的呼应,从而使双方的音乐力度与速度达到一致。而在音乐作品的高低切入点上,钢琴伴奏者就需要和主要表演者进行一定的交流合作,达到默契的状态。
当然,想要达到舞台表演的完美呈现,就需要借助到现场不断的磨合与排练来进行实地的改进、对比,出现了不合适的地方,就要进行修改与重练,直到音乐切合点达到完美的状态。也就是说,钢琴伴奏者如果想要将钢琴伴奏达到真正好的效果,归根结底,就是需要勤加练习,并且要提起双倍的精神来进行聆听、修改,通过与主要表演者的数次磨合之后,来达到最佳表演状态。
另外,如果钢琴伴奏者也可以在休息之余,多听听钢琴伴奏的音乐,这对于钢琴伴奏的实际操作来说,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可以更好的体验与感受钢琴伴奏的节奏力度与速度的差异,分寸感的拿捏也会更准。
(五)、增强双方默契程度,进行多次的音乐磨合练习
钢琴伴奏的初学者在乐感与技巧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与他人进行合作演奏的时候,常常会因为节拍、速度与力度方面的不合,而造成合作的不默契。所以,钢琴伴奏者一方面,要在钢琴伴奏上多与主要表演者进行磨合交流,让自己可以切身处地的从表演者的角度来看问题,经过多次的音乐磨合之后,来摸索拿捏表演者的线路是什么样的,而不是单纯以自己的感觉来进行钢琴伴奏。
想要增强双方的默契程度,就有三个不错的方法。第一,注意多听表演者的音乐处理方式,而不是一味注重自己的钢琴伴奏。第二,以表演者的音乐处理来演奏音乐旋律,体会表演者的音乐感觉,从而感受到表演者对旋律的情感表达。第三,将钢琴伴奏乐谱上,起到关键作用的记号,特别加重标记出来,方便记忆。
四、总结
每个人在进行钢琴伴奏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对象、作品、风格等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想要演绎好钢琴伴奏,就需要钢琴伴奏者的深入研究与细心的观察,并且进行多次的音乐磨合,将与表演者的默契加强。以自己的伴奏优势来弥补钢琴伴奏的不足之处,达到钢琴伴奏真正的作用与效果,与表演者以最佳的状态,演绎出好的声乐表演,并且达到共同提高音乐演绎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谢哲邦.《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李斐岚.《纵横伴奏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阿莫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