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高校教师的一条微博上了热搜,这位老师认为,如果不考研究生,本科生写论文没有太大意义。这种讨论并非没有依据,与目前本科生论文的现状关系很大。
每到毕业季,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便成为大学生悬在毕业生头上一件亚历山大的大事,有些人甚至考虑为此误入歧途。
根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年对名大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31.13%的大学生表示考虑过找人代写论文,73.9%的大学生身边出现过论文代写现象。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毕业论文环节投机取巧甚至以身试法?因为相比较考试前随便背背就能通过的课程考试,写毕业论文很难。
人们对于觉得很难的事情,总会习惯性地选择逃避和拒绝。但很多时候,难意味着挑战,战胜挑战则意味着成长和蜕变。所以我们看到,评论里分成两派。反对取消毕业论文的同样大有人在。
有人甚至认为:要是取消了本科论文,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四年什么都没学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今大学校园,再也不是那个封闭的象牙塔。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得到推广。这种学习模式和学习平台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和教学形式的简单改变,而是学习理念、学习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的综合性变化。
这些变化,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大学里不要求写论文,那么大学里最重要学习的应该是什么呢?
相比较学会多少知识,也许更应该学会的是学会学习,掌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一方面新知识不断产生,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如果抱着来大学学知识的念头去读书,不说毕业很可能面临着失业,最起码你的后续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在知识唾手可得的百度、谷歌时代,人脑堪忧。
另一方面,信息易得,但信息的碎片化却也让怀抱这一大堆信息的人无所适从,也因此,各类各种的假消息可以迅速蔓延。
写论文正是检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对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高校一般不会对其开创性、前瞻性等提出要求,只要查重合格,结构完整,逻辑连贯,一般都会通过答辩。
本科生写毕业论文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学术训练,是探讨问题的一种手段,又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比如通过文献综述,可以学习如何查阅资料,梳理资料;通过外文翻译可以学习把查阅资料范围扩大到外文文献,了解中国之外的研究者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通过完善格式可以学习论文写作的规范等等。
大学与职业技术学校不同的是,它不仅仅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劳动者,还应该努力培养这个劳动者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毕业论文来实现。
而毕业论文因为有明确规范的要求、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专门导师指导,无疑应该成为、也能够成为最普遍、最有效的培养途径之一。
浙江工商大学韩银华
欢
迎
关
注
点击图中